|
|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日期:2011年08月10日 |
分析无照经营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经营者法制观念淡薄。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或提升到与法治社会相适应的程度上。一些经营者认为,我就干个小买卖、开个小店铺、弄个小作坊、搞点小加工,还办什么证、照。他们对经营的合法性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没有正确的认识,法制观念淡薄,甚至无视法律法规的存在,存有明显的投机心理。 经营者为了逃避税费。一家有营业执照的小店铺或小作坊,要缴纳环保费、卫生费、城管费、产品抽检费和各类税收等税费。一个无照经营者除了承担有关部门查处的风险外,可以逃避税费。两者比较,一些投机者就选择了无照经营。 前置审批门槛高、许可难。一些行业办照前的审批环节多,时间长,费用高,甚至有的部门控制许可证发放数量,致使经营者在投资后无法领取有关证照,不得不提前营业,于是就形成了难以取缔的无照经营户。 “挂靠”为无照经营充当保护伞。一些大型商城、超市采取挂靠经营和出租转租柜台等经营方式,为无照经营者充当保护伞和代言人。 钻政策的空子,公开无照经营。有些不具备审批条件的经营项目,为逃避有关部门的监管,以“招商引资、先上车后补票”为由,成为无照经营者。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无照经营的对策: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公开曝光无照经营的典型案例,用事实警示无照经营者,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引导无照经营者合法准入,守法经营,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 清理各类行政性收费,让经营者轻松上路。国务院决定从9月1日起,全国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个体工商户的负担。那么,对其他行政审批收费也应加以清理,保证经营者轻松上路。 适度降低前置审批门槛,规范审批程序,快速许可,顺利准入。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彻底改变靠行政审批来实施管理的模式,实行经营资格与主体资格相对分离,降低准入门槛,按照“谁发证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各部门的职责做出明确分工,有效解决推诿扯皮等问题。 建立部门之间工作衔接机制。只有建立稳定的公安、文化、卫生防疫、技术监督、工商等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市场主体违法行为告知、综合执法协调等工作机制,形成长效共管机制,才能让无照经营无处藏身。 联合执法,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把好市场准入关不是工商管理一个部门的事,需要公安、消防、文化、卫生防疫、技术监督等前置审批部门各自把好关口,共同整治,形成合力,真正做到合法准入。 北京中慧企投资顾问中心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010-67562581 13693284508 400-693-6689
|
编辑:admin |
|
|
|
|
|
|
 |
|
|
北京前途无量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联系人:徐先生
电话:010-67691368 13693284508 13910696522
免费服务热线:400-693-6689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27号芳群公寓1号楼C座1408号


 |
|
|
 |
|